2024年底,萝卜快跑将在武汉实现收支平衡,并在2025年全方面进入盈利期。
给予萝卜快跑如此底气的是,20万就能到手的第六代无人车,以及国内首个支持L4无人驾驶的第六代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历经6次迭代的百度Apollo也可以直接硬刚特斯拉了,“特斯拉想做到百度这样的全无人无人驾驶出租车商业化运营,至少还需要3年时间,多则5年,不信可以来武汉跑一跑。”
“Waymo现役无人车,单车成本超过100万。大家猜猜我们的无人车多少钱?”
颐驰06(RT6)是百度基于江铃新能源合作开发的第六代无人车,按照百度Apollo的官方说法,无人车每一代的成本都会降低一半,能力提升十倍,这一代相比于上一代整车成本已经降低了60%。
对于其他的企业动辄百万的成本,就单凭低至20万的价格,也给了百度Apollo市场化无限的想象空间。
其实RT6这款车并不陌生,两年前就以概念车的身份亮相,量产车的外观看起来并变化不大,整体造型基本还原了概念车的设计,有种“宝宝巴士”的感觉。
而且得益于技术的研发,第六代无人驾驶套件不再是外挂在车身上,可以与汽车供应商共同定义,将套件嵌进车身中,搭载第六代无人驾驶系统的颐驰06,传感器外露的体积再次缩小。
颐驰06在外观设计上集合了SUV+MPV的特点,百度称之为SMV,采用空间飞梭式车身,长宽高分别为4765/1885/1715mm,轴距为2830mm。车身侧面为电动侧滑门设计,后排地板纯平,方便乘客上下车及货物搬运。
与市面上的家用车不同,基于无人驾驶的场景,RT06将研发的重点放在了安全,乘坐体验以及智驾体验上。
首先是安全,虽然价格低至20.46万元,但根据官方数据,它具备10重安全冗余和6重MRC安全策略,系统失效概率低于10的-8次方。
在车辆硬件上,具备架构冗余、计算单元冗余、制动系统冗余等七重全冗余系统,任何单一零部件或系统失效,备用的冗余系统都可以瞬时完成补位。
另外,颐驰06身上的传感器阵容堪称豪华,车顶、侧方、车头布局了约7个激光雷达,为车辆感知提供充足的冗余。
据百度汽车机器人部总经理尹颖介绍,在基于“百度Apollo ADFM大模型+硬件产品+安全架构”的方案下,RT06的安全水平接近国产大飞机C919。
另外就是乘客体验方面,能够直接进行深度定制化设计。其无人驾驶可切换有人/无人两种模式,以满足多种场景下的出行需求。在有人模式下,车辆可由驾驶员操控;在无人模式下,车辆则完全由无人驾驶系统控制。
前排模块化配置也是这款车型的一大亮点,前排可根据不同出行场景配置座椅、售卖机、办公桌、游戏机等,满足乘客办公、娱乐等多元需求。
在内饰配置方面,后排拥有独立座椅,配备六向星翼头枕、大角度电动调节靠背、三挡座椅加热、十点座椅按摩、电动腰托以及高弹舒适海绵填充等豪华配置。
此外,Apollo RT6后排有1050mm空间,基于独立座椅以及智能交互系统后移设计,车辆尺寸虽然是A级车,但空间达到了B级车的水平。
在动力方面,新车将采用纯电动驱动,使用来自比亚迪弗迪动力的电机,上限功率为110千瓦,电池为磷酸铁锂电池,最高车速135km/h。
这次发布会上,将率先交付1000台投入运营,从会场侧面整齐划一的颐驰06车队来看,百度和江铃已经为这一刻已经准备了很久。
自动驾驶的目标从来不是媲美人类驾驶员,而是要从安全性、稳定性、舒适性多重维度远远超越人类,才能叫做Robotaxi。
“自动驾驶比人类驾驶安全10倍!”在发布会现场上,一向低调的百度Apollo,难得的高调一回。
有数据为证,百度Apollo的自动驾驶里程已超越1亿公里,但从未发生过重大伤亡事故。同时,百度Apollo为每辆无人车及乘客购买了500万的保险,但过去两年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实际车辆出险率仅为人类司机的1/14。
喊出这句话的底气就在于,能持续迭代进化的无人驾驶系统,也是这次发布会上最核心的部分——百度的第六代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
而构成第六代方案的核心思路是以AI大模型重建无人驾驶技术栈,早在2017年起,百度Apollo就开始通过系统模型化,全面转向数据推动,并于2021年探索应用无人驾驶大模型。
这是首个能够支持L4级别全无人驾驶应用的无人驾驶大模型,也是其实现城市级全无人驾驶的核心技术基础。
百度自动驾驶技术部总经理徐宝强介绍,Apollo ADFM中的感知大模型主要负责检测、跟踪、理解、建图这几项基本能力。
通过点云和视觉多模态融合的方式构建基础模型,结合相机和主动光不一样传感器的优势互补,同时兼顾深度、准确性和信息丰富程度。
在数据处理上,感知大模型有更完善的数据自标注,将原始数据批量自动化转化为粗标数据及精标数据,极大程度的解决了标注数据获取这一困扰感知效果提升的瓶颈问题。
在此之下,感知大模型对超长尾场景的检验测试能力更为精准,比如不规则障碍物、各种位置关系的行人、非机动车或是施工占道等等。
而规划大模型,主要负责合规避障、博弈、预判等基本能力,无视此前阶段性的任务,而是通过全链路、模型化综合输入的多元环境信息,直接生成最终的可执行轨迹。
再通过金牌司机的驾驶行为数据,训练形成行为标准,完成从拟人到超越人的驾驶行为。
具体到各个场景,在窄路会车情况下,车辆能动态寻找自身可通行区域,同时给对方留出通行空间,实现合理避让。在密集车流中,系统能通过摆动车头贴线,逐步试探等一系列动作,实现变道汇入。
此外,还有提升预判和规避潜在风险的能力。在有几率出现鬼探头的场景,系统会结合环境信息放慢车速,预留更充分的反应时间,避免潜在风险的发生。
在静态盲区场景下,也会结合道路错误,选择低风险车道,并在违规障碍物出现后较快地断定意图,果断采取制动措施。
这套系统配备了7类40个传感器,实现5x360度环境感知,为了无视恶劣环境影响,持续稳定工作。配备了传感器自清洁系统。算力硬件上,第六代无人驾驶系统搭载了双AI模型多核芯片,算力达到1200TOPS。
用上大模型后,对道路泛化能力也更强,百度在武汉长江以北从入场到逐步放开运营花了一年半时间,但长江以南只用了3个月时间,速度提升了6倍。徐宝强在现场表示,面对一座全新的城市,完成全域全无人驾驶出行服务准备,仅需半年。
除此之外,Apollo自动驾驶大模型(Apollo ADFM)还将应用于L2+,国内唯一的纯视觉城市NOA产品ANP3将升级为ASD(Apollo Self-Driving),首发极越全系车型,实现智驾“全国都能开,有百度地图就能开。”
这也意味着,萝卜快跑将成为全世界首个实现商业化盈利的无人驾驶出行服务平台。
这句话不是随便说说而已,经过2年的实践落地,让百度摸出了商业化的打法,重点是压缩一切存在的成本。
谈及商业化,一定是需要收入侧与成本侧双管齐下,百度无人驾驶业务部总经理陈卓指出,Robotaxi的成本侧,主要有三个维度:整车成本、营运成本、服务成本。
在第一个维度,整车成本上。百度Apollo至今已发布6代车,根据其官方的说法,每一代成本降低一半,能力提升十倍,如今价格已经下探到20万元,整车成本已经降低了60%。
最主要的是,车辆价格的一下子就下降,也给车队规模化铺开带来了可能性,而且车辆成本的减低,也能带动乘坐车辆的订单价格下降,反哺订单量的增长。
接下来的营运成本、服务成本的降低,百度Apollo给出的答案是自动化,自动化运营网络的上马,是实现商业化的关键一步。
百度在运营网络方面,正在布局调度、车队轮换等等方面的无人化,从云端一键下发指令,自动唤醒车辆,完成自检和自动出车,随后车辆自动调度到运营区域,开始接送乘客;偶尔需要休息的时候,车同样也可以自动调度,回停车场完成入库。
整一个完整的过程,不需要人工再介入。每辆无人车从唤醒到自动出库,整个过程不超过60秒。
而且为符合百度Apollo的自动化运营,颐驰06还能自动换电,补能上实现了无人化处理。一方面换电可以将补能时间缩短至3分钟,另一方面也省去人工充电带来的人力成本。
萝卜快跑无人车自动运营网络还能轻松实现自动整备、自动OTA、远控车窗...等超过30项全自动管理单元。
自动化的运营网络,给百度带来的是,经营成本降低了30%,服务成本降低了80%。
目前萝卜快跑全国已经有超过600万的出行服务订单,今年同比增长430%。萝卜快跑营收增长了9倍,亏损反而减少了一半,用萝卜快跑的话来说,已经很接近收支平衡的临界点。
在国内的无人驾驶领域,最重磅、最受期待的,应该就是特斯拉Robotaxi能否入华的问题。
百度集团副总裁、智能驾驶事业群组总裁王云鹏表示:如果特斯拉想做到百度这样的全无人自动驾驶出租车商业化运营,至少还需要3年时间,多则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