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青岛西海岸新区召开全区优秀业委会主任座谈会。工委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陆莹出席会议并讲话,副区长夏鹏主持会议。工委组织部、工委社会工作部、工委老干部局、区住建局主要负责,16个镇街党(工)委分管负责,以及8位优秀业委会主任代表参加会议。
会上,长江路街道莲花山社区江山瑞城小区、辛安街道前湾港中路社区望山居小区、红石崖街道海德社区被动房住宅推广示范小区、灵山卫街道两河路社区保利海上罗兰小区和灵海路社区天泰阳光水岸小区、隐珠街道世纪新村第一社区海棠湾一期小区和薛家滩社区鲁班国汇城儒苑小区、珠海街道新松街社区越秀和悦府小区等8个小区的优秀业委会主任代表围绕业委会运行工作情况、下步打算及意见建议逐一发言,与会单位做了交流发言。
会议指出,居民小区既是群众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更是城市基层治理的“前沿阵地”,与居民群众日常生活休戚相关,与城市发展、城市品质融为一体。小区业委会作为业主大会执行机构,代表小区全体业主利益,是参与基层治理的重要组织形态,在物业管理领域和小区治理工作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及其重要的作用。2024年以来,新区下大力气推动业委会应建尽建,引导其热情参加基层治理,团结凝聚广大业主共建“幸福家园”,取得阶段性明显成效。
会议强调,加强业委会工作,是强化党对城市工作全面领导、推进城市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满足人民日渐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迫切要求。要充分的发挥业委会应有作用,激发业主的自治活力,做到需求在小区发现、纠纷在小区调处、服务在小区落地,从而推动提升社区物业服务管理上的水准,让广大群众在小区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会议强调,各位业委会主任都是党组织认可、广大业主信任的人选,是依法依规按程序选举产生,岗位光荣,责任重大。在日常工作中,要逐步明确重点,认真履职尽责,切实把“一管四统”机制落实好,把小区公共资源管理好,把美好家园营造好,把业委会自身建设好,实现小区硬环境美观、软环境和谐,着力让居民走出家门、打开心门、融入小区,打造具有人情味、烟火气的熟人小区。
会议强调,各有关部门、属地镇街要加大对业委会的业务指导和支持保障力度,常态化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培训,多措并举解决好业委会履职的后顾之忧。同时,要把鲜活经验总结好、把典型案例宣传好,广泛传递正能量、弘扬新风尚,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的浓厚氛围。
积极履行职责,致力于当好政策宣传员、矛盾调解员、业主服务员,切实提升小区居住品质和业主生活满意度。联合党员中心户等力量通过分组包楼、敲门入户等方式宣传有关政策,历时3个月助力业委会顺利组建,顺利实现小区20处违建全部拆除,且未发生一起矛盾纠纷。与地产商多次沟通,成功解决小区车位购置费用纠纷难题;联合物业公司对接开发商协调60万元升级电力设施设备,完全解决经常停电问题。厘清小区公共收益,收回16部电梯广告费、2台饮水机进场费,将近3年公共收益全面公示;盘活闲置用房,打造小区党群服务站,定期推出“和悦帮帮团”为老服务、“共享奶奶”为小服务等特色活动,每周开展“相约星期六”业主见面日活动,用心用情将小事办实,将实事办好,以桑榆之力助力小区“幸福家园”建设。
在街道、社区和业主的全力支持下,凝心聚力、真抓实干,推动小区治理工作迈上新台阶。组织业委会成员认真学习有关规定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主动到先进小区业委会走访取经,在此基础上用好街道补助的1万元启动资金,提升业委会服务质效。扎实推动小区公共资源规范管理,收回物业管理用房500平方米、社区服务用房340平方米;打造集活动室、工具角等功能为一体的小区党群服务站,满足业委会和居民日常需求;采取“公益+市场+低偿”方式,新增广告投放、商铺租赁等收益1.3万元。联合社区、物业公司及第三方运营商成立专项工作组,召开4次协商议事会征询业主意见,制定“分区分步改造”方案,新安装充电桩6个,并加装防雨棚和监控设备,有效解决露天充电安全风险隐患和充电难的问题,赢得居民一致好评。
在街道、社区指导下,以健全机制、优化服务、盘活资源“三步走”为抓手,丰富服务内容场景,提升小区治理效能。组织业委会成员学习有关规章制度,制定《议事规则》《工作制度》,明确职责边界;制定月度、季度工作规划,细化责任分工。主动收集业主诉求,形成4大类12项问题台账,解决减速带安装、垃圾处理密闭化等问题10余项。推出健康宣教、地毯清洗等6项便民服务,开展电动车禁入电梯等小微治理,惠及业主百余户。扎实开展小区公共资源管理规范提升行动,摸排“两房”3170平方米、“两共”13处,建立详细台账,确保底数清、情况明;探索公共资源盘活路径,引进快递柜3个、自动售卖机2台,年增公共收益6560元。
坚持“服务业主、共建和谐”,慢慢地增加自身建设,及时解决居民诉求,小区治理质效得到一定效果提升。制定《业委会议事规则》等文件,明确决策流程、经费使用及监督机制,每季度公开公共收益收支明细、业委会审议事项详情。建立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企业联动机制,定期召开“红色议事会”,协商解决小区东门开放等问题15项。积极动员党员中心户、楼栋长等群体参与小区治理,设立“邻里调解室”,及时化解噪音扰民等矛盾纠纷34次。联合物业公司组建“管家服务队”,针对楼道堆物、绿化损坏等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新增绿化面积1000余平方米。推动小区管道改造和水表更换工程,协商城发物业对6.9万平方米的车库进行翻新改造。组织并且开展“健康知识小课堂”“小区艺术团展演”等活动30余场次,不断丰富居民文化生活。
秉承“为小区办好事”的原则,在街道、社区的指导和帮助下,提服务、降投诉,凝人心、聚力量,实现小区由乱到治的蜕变。创新自治机制,成立业主代表监督小组,业委会主动接受监督,重大事项提交监督小组前置审议。建立诉求“收集—处置—监督”闭环机制,联合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和物业公司搭建“阳光议事亭”平台,累计解决停车秩序、环境整改治理等问题50余件,投诉率下降93%。聚焦违建侵占问题,拆除扩建23处,腾退公共区域400平方米;改造低效空间建成便民服务站等共享场所200平方米,引入电梯广告、车位收费等项目,年增加公共收益26万元,实现资源集约利用。协同物业公司制定11项治理提升方案,并逐一抓好落实;依托“我的好邻居”党建品牌开展节日主题活动20余场,拉近邻里关系。物业费收缴率从一年前的26%跃升至90%,居民幸福感显著增强。
坚持以业主为中心,以服务为根本,积极作为、勤勉尽责,与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物业公司形成合力,小区管理和发展形态趋势持续向好。主动担当作为,持续加强业委会自身建设,严格落实“一管四统”工作机制,推动规范运行。聚焦业主诉求,联合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和物业公司开展业主诉求解决攻坚行动,有效解决了一批居民反映的急难问题。协调物业公司拨付350万元基础设施升级改造专项资金,新建电动车棚28处,配备充电插座1000余个;充分凝聚小区党员中心户、热心业主等力量,与物业公司共同清理外来车辆400余辆,并完成停车场封闭管理,小区居住环境得到一定效果提升。
秉持着为全体业主服务的宗旨,积极履行职责,切实维护小区业主的合法权益。建立学法规、学标杆“双学双促”机制,通过组织法规培训、赴示范小区交流学习,提升业委会成员履职能力。创新“线上平台、线下阵地、志愿纽带”的“三线联动”模式,化解车辆乱停乱放等矛盾2起,收集建议14条,开展关爱独居老人等行动7次。聚焦公共资源管理乱象,开展“清家底、强监督”行动,收回公共用房1784平方米,盘活400平方米闲置用房,引入虹蚁健身服务企业,为每户业主提供全年300小时的免费健身服务,让居民享受家门口的优质服务。
始终坚持组织引领,夯基础、提能力、解民忧,实现了小区由乱到治的蝶变升级。组织业委会成员积极学习,严格落实“一管四统”工作要求,制定业委会工作办法、小区共有资金管理办法等,有效推动业委会规范化运行。以小区公共资源管理规范提升行动为契机,盘活共用部位,新建8个电动车棚,解决小区电动车上楼问题;通过自主招商和公共资源置换,将267平方米的物业管理用房“零成本”建成小区党群服务站和业委会办公室,发动募捐图书300余本,工具50余件。创建“鲁班议家”议事品牌,开展小区房屋的品质维修“一户一方案”攻坚行动,目前已解决104户,帮助物业公司收回部分业主因房屋的品质问题欠缴的物业费30万,小区公众投诉由曾经的单日近百件下降至每月不足10件。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